我们都知道资质是建筑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2021年,建筑资质改革再次迎来重大调整,企业承诺制大范围执行,审批权限进一步下发,极大促进了建筑行业活力。回顾历年的建筑资质改革政策,可以窥见我国建筑资质的演变过程。
1、1989年6月《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全国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
2、1990年,制定了房屋建筑、铁道、交通等20个大类、41个专业的资质等级标准,并对全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资质复查认证。
3、1995年,建设部出台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修订了等级标准,划分施工总承包、施工承包、专项分包。
4、2001年再次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整体修订,形成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作业分包三大系列,增加了特级资质等级,并大范围地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就位重新认证活动,使资质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高度统一。2001年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一直沿用至2014版的正式出台。
5、2014年11月,住建部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6、2015年,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4个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
7、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资质换证调整为简单换证,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
8、2015年,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 对于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再考核上述指标。
9、2016年10月,住建部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10、2017年4月,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
11、2017年6月,住建部印发《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删去对企业注册资本金、上缴营业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数量、设计人员、工法数量、信息化等要求。
12、2017年9月,取消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一级、地质勘查等资质。
13、2017年11月7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
14、2018年3月8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15、2020年7月2日,住建部发布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
16、2020年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17、2020年12月2日,住建部正式印发《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
18、2021年6月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直接取消部分工程资质审批,其中包括工程造价、施工三级等资质。
由以上的改革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来,资质数量和等级都在不断压减中,资质办理流程也在进一步简化,“放管服”的改革部署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建筑市场的活力也将被激发,大中小型企业都可以在其中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