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超越万科的头部房企绿地控股于11月12日公告称,公司所属行业类别已由“房地产业”变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
此前的10月22日,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复工复产专题会上透露,将大幅度压降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10年内实现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
更早之前的9月1日,贵州第一家上市房企中天金融公告,计划将中天城投的100%股权以180亿元出售给佳源创盛。如果该笔交易成功,则意味着深耕贵州43年的中天金融将正式退出地产,转向金融行业。
地产“困局”之下,虽然绿地的转型或许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却并不能普遍适用于行业。近年来绿地的基建等非房地产业务占比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其基建产业收入已占集团总收入的55.65%。房地产行业或面临新一轮优胜劣汰。
但是“房地产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苦不堪言,外面的人却都想进来”。与房企不断转型、甩卖资产相反的,则是一些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房地产行业。
如字节跳动自今年开始加速布局房地产业务,先后通过成立新公司、收购股权、变更经营范围等方式,拥有了8家具有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公司。10月25日,快手也宣布入局房地产行业。
而此前,阿里、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已经进军房地产。甚至就在前几日,服饰企业波司登、鸿星尔克也被传进军房地产行业,相关消息还冲上微博热搜。
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入局能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什么?显而易见,是流量和数字化。
不过,从当下大环境上看,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寒风凛冽,互联网大佬入局,能否分到一杯羹还有待观察。
互联网巨头入局房地产首先需要获取房地产开发资质,但是像这样的资本通常都采用收购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方式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