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建筑企业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准入证,建筑企业必须要有资质证书才能承接工程,所以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是无法获得工程的。这是强制性规定,因此,建筑企业虽然会办理,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企业都不知道怎么使用可以让资质证书可以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资质是什么?
在个人方面,资质是指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的工作绩效的个人特质。这些个人特质既包括知识、技能等表层特质,又涵盖了深层的个性、价值观念,内驱力等方面的内容。
现在,,我们把这个词的外延也扩展到法人(既单位或社会组织)。例如我们常讲房地产开发单位的资质指的就是一能不能进行房地产开发,二不同资质开发的面积及房屋类型不一样。
对企业来说,资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营资质,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生产许可证等。另一种是能力资质,如企业获得的由地方、国家、专业机构、行业协会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筑资质可以带来什么?
1、建筑资质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可以给企业带来工程,建筑企业必须要有资质证书才能承接工程,只有办理了相应的资质才能承接资质相应范围的工程,让企业盈利。
2、说明企业的实力。对企业来说,展示自己的能力给客户是博取客户信任度最有效的方式,无需质疑,一个拥有建筑资质的企业,如果在给客户介绍的时候,给客户看到资质,会让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提升很多。
3、信誉度。建筑资质申请的审核是很严格的,所以,它也可以升级,如果要升级,在平时就不能有任何的不良行为,因此,可以这样说,只要有企业资质,在无形之中,就会让人觉得不会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做出什么不良的行为。
4、至关重要的是,建筑资质证书的有无关系到了施工企业能不能拿到工程款,《司法解释》统一将欠缺资质的施工合同以违反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为无效,另一方面又注意到了“现实中在一定地区普遍存在的超越资质签订合同的现象”,对其效力的处理做出了变通,允许当事人在事后取得资质或者工程质量合格的情形下依据合同主张权利。如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那么我们就会有干了工程却拿不到钱的风险。
5、只有取得资质以后,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才拥有合法性。建筑企业在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之前,就等于没有取得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其所签订合同之合法性也无从谈起,如果施工时企业没有相应资质,即使之后取得了资质或建筑工程已竣工并经验收合格,此时仍不能认定合同有效。欠缺资质的施工合同无效原因在于违反了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规定,原则上应认定为无效,但是根据《建筑资质管理规定》承认例外情形的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审判实务中也有体现,同样是施工企业欠缺资质的施工合同,法院的判决结果有时候却会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