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9 热度:
本次共核查省内679家工程监理企业2280项资质,涉及综合甲级42家,甲级企业229家,乙级企业345家,丙级企业63家。经核查,巴中欧铭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155家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配备为零,严重不符合《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8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调整工程监理企业甲级资质标准注册人员指标的通知》(建办市〔2018〕61号)要求,存在“僵尸企业”、企业名称变更办理不及时或企业合并、业务转型后未及时办理资质注销手续等情况。
关于各省动态核查,为什么不少的建筑企业屡屡被盯上?
(一)出现不良记录
如果建筑企业出现上述的七中情形,特别是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被控诉,肯定会频频被建设主管部门“盯上”,纳入重点监管名单中。
(二)资质动态核查常态化
为了推动“放管服”政策,资质申报的审批门槛越来越降低,相关部门为了加强对于建筑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强了对于资质动态核查的力度,将资质动态核查常态化。
那么,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资质动态核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工程业绩
自从226号文件取消了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对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之后,工程业绩就成了企业资产、技术负责人、工程业绩等三项资质标准性质中分量最终的一项。
2、企业人员
226号文件取消了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人员的考核指标,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的资质都不需要建造师等企业人员。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对于建造师等人员仍有要求,一级资质、二级资质企业保留技术负责人这一项要求,而且特别资质另有规定。
因此,人员核查包括以下三项:
1、三级资质的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技术负责人;
2、一级资质和二级资质的技术负责人;
3、特级资质人员改动后的要求还未出台。
除了企业业绩和职业人员要求,还包括企业资产情况、办公场所、技术准备、企业的市场拓展和生产经营情况、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等统计上述情况,实地考察企业在建工程项目情况等。那么,资质动态考核标准是什么呢?什么情况下回导致不合格呢?